保险业更好助力构建“韧性社会”
近日,由中国平安、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联合编写的《适应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治理:保险业的实践与展望》(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指出,长久以来,保险主要通过财务型风险转移和分担机制发挥经济补偿功能。随着风险治理方面社会需求不断提升,保险业作为风险管理专门行业,应与时俱进实现创新发展,积极融入国家灾害风险治理体系,承担气候变化背景下新的社会重任。
推动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
近年来,气候变化风险对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保险业在缓解与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承担关键职能。
报告指出,随着保险在社会应对灾害过程中作用不断体现,人们对保险在提升社会面临风险时的“韧性”有了新认识,从而进一步拓展了对保险功能的认识。保险是提升社会韧性的重要工具,而“韧性社会”应具备减轻灾害或突发事件影响的能力、对灾害或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从灾害或突发事件中高效恢复的能力。这些正是保险业所擅长的。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虹表示,在以实际行动抵御气候风险的过程中,保险机制可以有效分散和转移气候风险,提供灾后经济补偿,促进防灾减灾工作,并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助力低碳经济转型。应推动保险业进一步融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整体战略,参与国家气候风险治理体系建设。
报告建议,应从战略层面加强研究,做好顶层设计,将推动气候风险保险发展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整体战略,制定鼓励和支持气候风险保险发展的相关政策及制度,充分发挥保险机制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潜在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增加风险减量投入
报告认为,面对长期气候变化,应该从减少气候风险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减少损失的严重性出发,寻求适当的应对策略。例如,实施风险减量管理就是有效选项,指数型保险、多触发原因保险、财务保险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损失的不确定性对险企和投保人的财务影响。
美国国家建筑科学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显示:每1美元的减灾投入会产生平均6美元的减灾效果。报告做了简单估算:若基于5∶1的平均减灾效果倍数,保险业在5年内逐步将保费的1%-2%用于减灾投入,在未来6-11年把减灾投入逐步提升到保费的2%-4%,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保障缺口的增长。
“这意味着,保险机构需要调整商业模式,从传统的侧重‘风险分散’的单一模式向‘风险分散+风险减量服务+保险承保理赔+再保险风险转移’的复合型模式转型。”报告指出,为推动“气候风险减量保险”应用,需要改变保险的传统定价模式,将风险减量要素融入保险定价。
报告建议,保险公司应积极开展气候风险减量服务,并将之纳入保险产品定价。政府应加快制定保险公司风险减量服务的财务制度和监管要求,建立并完善行业风险减量管理评价工作机制,在组织保险项目招标时要求将风险减量服务能力和实施效果作为遴选标准。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灾害风险减量评价体系研究,加快制定风险减量管理及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和定性评价标准。
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格局
报告认为,鉴于气候风险的严重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直保公司无法单枪匹马抵御日益增长的损失,建立多层次风险分散机制至关重要。直保公司、巨灾共保体、再保公司、资本市场、巨灾专项基金、政府部门等均应参与其中,发挥各自作用。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郑国光以粤港澳大湾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情况为例指出,大湾区保险机构应充分发挥自然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作用,建立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加快完善大湾区巨灾保险制度,推动巨灾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格局。
报告还认为,气候变化对人类寿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正逐渐显现,但尚未引起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机构的足够重视。因此,应加强气候风险对人类寿命和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
中国平安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表示,近年来,各地频现极端天气,极大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大量社会经济损失。希望通过报告助力行业更好面对气候风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构建更完备的保险体系,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引领保险业全面应对气候变化。--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