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合规“紧箍咒” 推动信贷投放从“拼规模”到“比内功”
“信贷数据不实,偏离服务实体经济定位”“金融资源供给结构不够优化”…… 日前,国家审计署官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简下称《报告》),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情况进行了公开,提出了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以及风险防控等多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报告》显示,2023年,审计署重点审计的12家国有金融机构资产总额60.43万亿元、负债总额47.48万亿元,净资产收益率0.78%到18.57%。此外,审计署还审计了4家重点金融机构政策落实情况。
通过梳理近两年的银行业罚单,《金融时报》记者发现,虚报信贷数据、贷款资金挪用、违规处置不良资产不仅是上述国有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更是当下银行业普遍面临的经营风险。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推进,要求信贷高质量投放。”中国人民银行在《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当前,存量和增量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要更多注重盘活低效存量金融资源。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合理评价金融支持的力度,推动信贷投放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逐步转变。
“信贷业务是银行最基本的业务,笔数较多、办理频繁、流程较长,的确比较容易触及合规方面问题。”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审计部门加强审计和提醒,金融管理部门对相关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总体上有助于银行树立审慎经营理念,依法合规发展业务,更有效地防控信用风险。”
持续提升信贷投放“含金量”
《报告》显示,在信贷数据不实,偏离服务实体经济定位方面,有6家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含金量”不高,有的将其他类贷款违规变造为科技、绿色、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
“同时,部分信贷投放虚增空转,其中,5167亿元即贷即收,在考核前发放、考核后收回。”《报告》提到,还有的等额存贷,企业在贷款前存入等额存款或贷款后再以定期存款形式存回银行。
例如,今年1月,江西靖安农村商业银行因“以贷转存虚增存款”被处罚金50万元;今年3月,郑州银行因“贷款被挪用作项目资本金”“违规以贷转存,滚动办理存单质押贷款”等3个违规事项被处罚金95万元。
去年8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对某国有大行开出了一张总金额高达4420.18万元的罚单,其中提到该行存在“农户贷款发放后流入房地产企业”“农户小额贷款发放后转为定期存款”以及“扶贫小额信贷‘户贷企用’”共19项违法违规行为。
《金融时报》记者在梳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开出的罚单时发现,近两年来,银行违规伪造贷款的情况虽然时有发生,但数量较此前却有了明显减少。
仅2020年一年,与虚报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数据问题相关的罚单就超过了50张,包括永丰农商行、南昌农村商业银行、江西赣昌农村商业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因相关业务被监管进行批量处罚。
为了完成监管制定的考评任务,还有银行曾通过“大拆小”的方法,表面上完成了小微贷款的任务,实际上贷款资金却流向了大型企业。
根据2019年10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份刑事判决书,广州农商行微小金融事业部奥园广场微小贷中心业务主管李某明,曾于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审批了72名借款人,最终每人成功获得100万元的贷款,共计7200万元,而实际贷款人却为李某。
在业内人士看来,虚增、伪造贷款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行为,也反映出当前部分金融机构在内部考核上仍然存在着“规模情结”,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需求。
“一些金融机构有着很强的‘规模情结’,以非理性竞争的方式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在日前举办的2024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指出,对于不合理的、容易消减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行为,将持续加强规范,包括促进信贷均衡投放、治理和防范资金空转,整顿手工补息等。
“虚增存贷款规模实际增加了贷款客户的成本,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从中长期发展看,银行需要转向高质量发展。相对于规模扩张,银行更应注重经营质量提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轻资产业务比重。
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也建议,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借款人编造贷款资料、挪用贷款用途的违规成本,建立挪用贷款黑名单等制度,从源头上遏制信贷环节违规。
做好金融资源“加减法”
《报告》还提到,当前,金融机构还存在金融资源供给结构不够优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点领域‘加’的成色不足”以及“限制领域‘减’的力度不够”这两个方面。
针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报告》指出,共有4家银行680.59亿元名义上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贷款被挪作他用或空转套利。
在限制领域做“减法”方面,截至2023年底,4家银行未完成2020年底前出清任务,仍为461户“僵尸企业”等保有贷款余额314.41亿元,其中,34.84亿元为2023年新发放;306.09亿元风险资产通过“无效重组”、违规展期等方式虚假盘活,长期以“仍未不良”的虚假形态占用信贷资源。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今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诸多罚单中,便有多家银行因不良资产处置违规而受到处罚。
今年1月,江西瑞金农村商业银行“通过为不良贷款办理借新还旧掩盖不良”等违规事项被处罚金100万元;同月,宁夏同心农村商业银行因“为已出现实质性风险的贷款办理展期,展期后未设置观察期上调贷款风险分类,掩盖资产质量”被罚30万元。
此外,在上述提到的“大拆小”案例中,贷款实际借款人李某于2015年4月后资金链出现问题,贷款出现逾期。李某明等多名信贷工作人员帮助其通过借新还旧、贷款重组等方式,延长贷款期限,直至东窗事发。相关涉事人员均被判刑。
“目前,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30万亿元,是每年增量的10倍,需要更加注重处理好总量与结构、存量与增量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在《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要盘活低效存量、不良贷款核销、在社会融资总量中持续提升直接融资占比等,这些因素也会对今后信贷和融资增长带来积极影响。
同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别机构存在资产质量数据不实的问题,可能是急于完成经营指标或是掩盖不良资产。这也反映出目前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具有一定压力。”
《金融时报》记者通过梳理罚单发现,掩盖不良贷款的行为多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主。由于历史原因、市场因素以及自身局限,国内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较少、手段单一,应关注相关问题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风险。
如何帮助中小银行有效化解历史包袱、解决“成长的烦恼”?
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积极推动重点机构风险处置,持续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体系,健全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机制,强化存款保险专业化风险处置职能。持续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
“接下来,应放宽政策限制,尽快将更多中小银行纳入不良资产转让试点,鼓励更多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不良资产处置,创新处置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供给能力。”董希淼建议,“同时,地方政府也要拿出更多‘真金白银’,在税收减免、债务重组等方面有力支持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持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引导,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当前,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科技企业贷款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显著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可以看到,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大大增强。”不过,董希淼也表示,资源供给结构优化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也与经济结构和客户需求密切相关。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针对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金融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也在进行优化和调整,不断推动信贷投放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
“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人民银行此前曾多次表示,要避免过度关注短期数据波动和月度货币信贷高频数据,更多关注利率下降的成效、涵盖直接融资规模的社会融资规模等,更全面合理地评价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侧重点,金融管理部门也在考核要求上持续进行合理调整。
2018年,金融管理部门提出小微贷款“两增两控”的新目标,即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的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和贷款综合成本。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相继出台《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等,会同有关部门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措施”,明确将加强政策效果评估,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其中提出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从措施内容看,普惠贷款不仅注重量的增长,也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质效提升。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对于普惠贷款的主体口径也有所变化。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普惠小微贷款的认定标准从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经调整之后,国有大行通过客户下沉抢市场的意愿会有所下降,这也将降低中小银行的业务压力。
“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应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应以做好五篇大文章为方向,基于自身能力和客户需求,加快优化金融供给结构。”董希淼建议,同时,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快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改变过度依赖银行信贷来融资的种种弊端。--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